期货配资
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 防疫消杀

环卫厨余垃圾处理站防疫消杀

日期:2020-04-23

①防控特征及风险点

厨余垃圾处理厂仅接收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严禁接收疫情医疗废弃物及病死禽畜等。进厂厨余垃圾存在有疑似感染人员或密切接触者等病毒潜伏期人员使用过的口罩等病毒源的隐患,且厨余垃圾收运过程中的人流、扬尘和气溶胶,处理过程中的气溶胶也可能存在着病毒扩散的隐患,污水可能有病菌存在。

②防控要求

为避免病毒通过厨余垃圾收运处理扩散传播,避免厨余垃圾收运处理人员受病毒感染、人员交叉感染或被厂外人员传染,保证厨余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的正常运行,须高度重视厨余垃圾收运处理的疫情防控工作。

二、成立立厂区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组

各厨余垃圾处理厂成立厂区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组(下称“防控组”),防控组由厂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收运负责人等组成,主要职责有:制定厂区防疫安全生产规程;指导、协调、组织和监督厂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做好厂区消毒;建立厂区员工微信联络群,每日在微信联络群报告议工健康等信息,实行安全生产“日报告”制度。

三、收运作业防护和管理

①收运作业人员每日上、下班各进行一次体温测试,并记录,收运作业人员一旦出现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发热、头痛、咳嗽、乏力等症状,要果断采取隔离、就医等措施,并及时报告防控租、不得瞒报、不得带病上岗。

②收运作业人员应规范佩戴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物品。作业期间不得将口罩、手套、防护服脱下。

③收运作业人员需要使用收集工具,不得直接接触厨余垃圾,禁止徒手捡拾。每日作业前后,作业人员应分别对收集工具进行消毒。

④厨余垃圾收集桶、收集点、收运车辆作业前后须进行清洗及消毒,消又毒时要确保车辆内外均得到有效消毒。

       ⑤厨余垃圾收运车辆随车配备消毒剂,严格按运输路线行驶,避免穿行疫情高发区、疫情隔离。

       

四、进出厂人员、车辆管理

①严格厂区员工进、出管理。原则上有居住条件的,所有在厂员工不得离厂;如确实需要外出,须向防控组报备审核,取得防控组同意后方可外出。外出后返回厂区的人员,应登记去向、检测体温并加强关注;无居住条件的,厂区员工仅早晚上、下班可以各进、出厂一次,由门卫检测体温并登记,体温正常方可进、出厂。


 

②严格厨余垃圾收运车及物料供应车入厂管理。对于厨余垃圾收运车及物料供应车驾驶人员及随行人员,应由门卫检测和记录体温,并进行必要消毒,体温正常并佩戴好口罩后方可入厂;如体温异常不得入厂,做好隔离并及时上报防控组。

③加强外来人员和车辆的入厂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其他外来人员和车辆入厂;如确有需要,应做好记录并上报防控组同意,同时经对口接待人员确认,并佩戴好口罩后方能进入;如体温异常不得入厂,并将人员信息上报厂区防控组。

 五、厂区人员的防护和管理

①厂区员工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员工一旦出现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发热、头痛、咳嗽、乏力等症状,要果断采取隔离、就医等措施,并及时报告防控组。不得瞒报、不得带病上岗。

②厂区操作人员、消毒操作员等在上岗前应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长筒橡胶手套、工服、雨胶靴、安全帽、安全鞋等防护物品;其他办公员工及外来访问人员在所有公共场所须佩戴口罩。口罩应及时更换和处理。

③强化卸料区、预处理区、污水收集池等重点防护区域管理。加强以上区域人员劳动防护措施,要求进入卸料区、预处理区、污水收集池的所有人员须佩戴医院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雨胶靴、安全帽等防护物品。

④进出重点防护区域的人员均需做好个人防护物品的消毒或妥善处理工作,应在指定的更衣场所,更换作业装备,清洗手、脸后方可进入生产办公区。

⑤重点防护区域用鞋必须专用,并放置于指定区域,禁止进入生产办公区。

⑥可重复使用的护目镜、手套、工服等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20~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并晾晒;重点防护区域专用鞋需先用高压水枪冲洗,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消毒、清洗、晾晒。

⑦厂区废弃的口罩、擦手纸巾等应投放至指定容器,日产日清,清理前需进行消毒。

⑧开展厂区员工手部卫生教育,各类场所配备洗手龙头、洗手液、擦手纸或干手纸,倡导员工养成勤洗手、会洗手的习惯。

⑨做好宿舍、办公室和食堂等场所通风、消毒。避免聚集活动,采取错峰用餐、一人一桌用餐、打包用餐等分散性用餐方式,提倡饭前洗手并消毒,用餐时不交谈。

六、厂区生产的防护和管理

①做好进厂厨余垃圾台账管理,应登记进厂厨余垃圾产生源(具体到街道或小区)。

②尽可能减少操作人员与生产设备接触;设备维护、维修前应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厨余垃圾接收设备、预处理设施应每日消毒一次。

③除臭系统必须保持连续运行,卸料区、预处理车间应保持24小时负压。有条件的设施应采用有效灭活病毒的除臭工艺。

④厂区污水与其他设施协同处理的,协同处理前应进行消毒。

⑤厨余垃圾处理厂如与粪便协门处置的,原则上只接收除居家隔离人员、集中隔离观察点和定点医疗机构以外地方产生的粪便。

七、厂区消毒要求

①生产办公区域消毒

1、频率规定: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消毒,每次按照“从里到外,再从外到里”两遍消杀。

2、操作要求:需对门把手、楼梯扶手、电梯按钮、会议室台面、桌椅、空调遥控、投影仪遥控、水龙头、卫生间坐厕、办公地面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操作,电梯做好使用防护措施。

       3、操作规范:配置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剂进行擦拭。

②饭堂区域消毒

1、频率规定:每天早、中、晚各擦拭一次,或按照用餐批次合理安排擦拭次数。

2、操作要求:需对桌椅、地面等部位进行消毒操作。有条件的厂区饭堂加装紫外线消毒灯或紫外线光管,用餐结束后进行不少于60分钟的饭堂密闭空间空气紫外线消毒。

3、操作规范:配置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剂进行擦洗。

③厨余垃圾运输车辆消毒

1、频率规定:车辆在进、出厂时均需进行消毒操作,各1次。

2、操作要求:需对车辆四周及容器装载入口处进行消毒操作。

3、操作规范:配置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剂进行消毒,重点对车辆轮胎处及容器装载口进行消毒,消毒以喷洒处微湿为准,喷药量为200~300mL/㎡。

④厨余垃圾卸料、运输区域消毒

1、频率规定:卸料期间,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消毒。

2、操作要求:从厨余垃圾进厂运输道路到卸料平台等区域需对地面、卸料门及周围墙面进行消毒操作。

3、操作规范:配置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剂进行消毒,重点对地面和卸料门及周围墙面进行消毒,消毒以喷洒处微湿为准,喷药量为200~300mL/㎡。

八、厂区防护物资及消毒管理要求

①防护物资(包括口罩、手套、雨胶靴、防护服、护目镜、安全帽、洗手液、消毒药剂、测温仪等)设置专人管理,配备足够的常用药品、急救药箱和器财,并安排好应急车辆。

②防护物资领用须向防控组申请,申请通过后方可领用。任何人员、任何部门不得私自取用厂区防护物资。

③厨余垃圾处理厂应保证至少一周的防护物资储备,否则应及时向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反映。

④指定专人操作消毒,做好消毒记录;

⑤指定专人配置消毒剂,管理消毒用药及消毒工具(喷洒器等)。

⑥加强对消毒剂等消毒用品的管理,确保安全使用。

九、分散式厨余垃圾处理站(点)的防护和管理

①分散式厨余垃圾处理站(点)不得接收居家隔离观察人员、集中隔离观察点和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的厨余垃圾。

②分散式厨余垃圾处理站(点)操作人员、消毒操作员等在上岗前应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长筒橡胶手套、工服、雨胶靴、安全帽、安全鞋等防护物品,口罩应及时更换和处理。

③分散式厨余垃圾处理站(点)每天作业前和作业完成后,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剂对设备及墙面、地面、周围环境喷洒消毒一次,喷药量为200~300mL/㎡。

                                 

站点消杀作业